每年各省市的中考时间都是不一样的,但大多聚集在6、7月份,而现在也已经进入了3月份,距离2021年的中考也没剩下太多的时间,各大中学的学生也都进入了紧张的复习阶段,但那是最近国家公布的针对中考的新变化,却直接打得广大中学生一个措手不及。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巴中中考改革最新方案。
巴中中考改革最新方案
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是学生义务教育阶段终结性考试,考试成绩是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和升学的基本依据,根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有关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巴中市2022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考试和五年制高职招生考试合并进行,实行“三考合一”,实现“一考多用”, 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科学的考试招生制度,加快推进全市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加强素质教育, 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对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对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四川省教育厅对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巴中市 “实施四质工程培育时代新人”工作方案》等有关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改革精神,坚持科学规范,遵循教育和学生成长规律,使学、考招有机衔接,管、办、评有效分离,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坚持公平、公正,不断完善考试规则程序,营造严谨的考试氛围和升学秩序。
二、学业水平考试
考试科目、时间安排及分值。
1.笔试科目。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笔试科目为:语文(含书法5分)、数学、英语(含听力30分)、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其中: "文科综合” 含道德与法治60分,历史70分,生命●生态安全20分(包含法律、安全、环保、心理健康、禁毒和反网络诈骗知识) ;“理科综合”含物理90分,化学60分。
2.考查科目。理化实验操作和体育。其中:理化实验操作考试含物理、化学各10分;体育考试采取“3+X" ( 3项必考+ 1项选考)方式进行,其中必考内容为: 一分钟跳绳20分、立定跳远20分、中长跑30分;选考内容为足球、篮球、排球和兵乓球中-项,分值为10分。
3.时间安排及分值。
(二)考核科目。考核科目为: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含劳动技术)、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心理健康教育和国防教育等。考核科目由县(区)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毕业生所在学校具体实施。学校根据课程标准、教学要求,结合学生日常表现按础、叠、颁、顿四个等级进行评定。
(三)表达和呈现方式。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单科成绩、考查科目和总成绩均用分数表达,等级呈现。单科等级划分区间: A等级为135-150分, B等级为120-134分, C1等级为105-119分, C2等级为90-104分,D1等级为75-89分, D2等级为0-74分。理化实验操作考试,地理、生物结业考试及体育
考试成绩参照以上标准划分等级。总成绩等级划分区间: A等级为765-850分, B等级为680-764分, C1等级为595-679分, C2等级为510-594分, D1等级为425-509分, D2等级为0-424分。考核科目结果以”合格”与“不合格”两种形式呈现,其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
(四)考生报名。全市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报名工作由市教育考试院统一-组织, 各县(区)教育考试院具体实施,市直属中学和经开区奇章小学初中毕业生报名工作由巴州区教育考试院统一-组织。
全市按照《巴中市2022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报名办法》( 附后)在”巴中市中考考生服务平台”进行网上统一报名。全市所有初中毕业生都应参加学业水平考试,市内考生须具有本市初中学籍,市外返巴考生需提供初中学籍证明。未参加考试的学生,不得报读普通高中和五年制高职大专。
巴中中考报名条件
全市2022届所有初中毕业生应参加学业水平考试,报名考生须具有巴中市初中学籍;市外返巴考生需提供初中学籍证明。下列对象不能报考:
(一)已取得高中阶段教育及以上学校学籍的在校生。
(二)在校初中修业年级学生(艺术、体育类院校及综合类院校艺术、体育、幼功类专业除外)。
(叁)因触犯刑法已被有关部门采取强制措施或正在服刑者。
叁、报名地点
(一)在校初中毕业生须在初中毕业学校统一 报名。
(二)市直属和经开区由巴州区教育考试院统一负责。
(叁)市外返巴考生回户籍地县(区)教育考试院报名。
家长可以多关注这方面的政策动态,能够掌握第一手信息,就能应对得更加从容,如果家长还是不放心,可以在开学后,跟老师保持良好的沟通,老师的专业意见更有参考价值。学生在初中阶段,除了重视文化课的成绩之外,也要适当地锻炼身体,这样才能身心健康的成长。但无论做何改变,都是为了让学生成长得更好,与其担心的坐立难安,不如以不变应万变的从容面对。